——北京市:地下管线安全防护源头治理模式
北京市地下管线防护系统通过搭建市区、街三级协同平台,构建了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协同共管的地下管线防护机制,深化挖掘工程信息交流,促进管线安全防护各参与单位之间便捷、有效沟通配合,实现了施工方通过平台方便快捷的发布挖掘工程信息,施工方与管线单位通过平台进行顺畅的信息交流,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平台开展高效的统筹协调、统筹监管,工程匹配更加精准,信息共享更加充分,统计分析更加系统、防护态势更加清晰,从而有效预防施工破坏地下管线事故发生。
2022年全年,全市通过该平台发布了4780项工程,建设施工单位和管线单位均按要求完成了对接配合,未发生一起挖断管线事故。全年全市发生施工破坏地下管线事故25起,相比2021年同期62起,同比下降60%。
——西安市:防汛排涝“一点一策”精准防控模式
西安市针对城市防汛排涝能力不足、风险隐患排查不够、应急处置能力薄弱等问题,围绕“汛前常态预防、汛中快速响应、汛后总结提升”的理念,打造了“能监测、会预警、快处置”的全市排水防汛管理系统,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风险隐患常态化闭环管理,通过汇聚气象、雨量、液位、监控、云图等多维度数据开展汛前精准分析研判,建立“一点一策”精细化防汛应急处置机制和可视化指挥调度一张图,实现“小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”的管理目标,并再汛后生成汛情简报,总结分析防汛工作,不断改进优化防汛措施。
——武汉市:打造防患于未“燃”的新型管理模式
武汉市针对当前燃气管理对象“量大点多面广”、安全检查不到位、隐患消除不及时、燃气事故频繁发生等问题,以燃气安全运行管理平台为支撑,建立了市级燃气中心督办与区、街道排查相结合,燃气经营企业入户安检与区级部门监督相结合,送气工随瓶安检等常态化隐患管理机制,构建了管道气、瓶装气、车用气全过程安全监管场景,形成了燃气安全全周期综合治理模式,实现了燃气设施数据全掌握、燃气单位管理全统筹、燃气综合检查全记录、隐患整改情况全明晰,有效保障了燃气行业安全健康发展。